欢迎光临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我们的微信

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17379661974【邱主任】 0796-7165100
首页红色著作> 我的爷爷袁文才

14、出湘南 战滁口 策应朱陈

来源: 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发表时间:2020/09/18 16:02:37

一九二八年初春,应湘南特委要求,毛泽东率部支援湘南暴动

湘南暴动是按照中共湘南特委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六日制定的《湘南暴动计划》,由朱德、陈毅亲自发动和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

湘南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广 大农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异常强烈,正如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报告》中所描述的:“农民运动发展区域之中南两路,因农民起来形 势甚猛,地主阶级招架不住,其武裝势力大部分投降农会”。但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被推翻的地主豪绅阶级进行凶恶的反攻倒算,农 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白色恐怖笼罩着湘南。然而,勇敢顽强的湘南 人民不为反动势力所屈服,他们由公开转人秘密坚持斗争,这为发 动湘南起义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另外,当时军阀混战于湖 南北部,湘南正处于空虚状态,这又为发动起义创造了一个良好的 时机。

在这一有利的条件下,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从广 东乳源县的杨家寨子(今属乐昌县)进入湘南。他们举起了工农革命 军的旗帜,在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的支持下,利用名为国民党军团 副实为革命志士的胡少海之名义,在敌人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首先 巧取了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

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二日,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二团分三路从龙 市、茅坪、大井向井冈山西麓的湖南酃县进军。毛泽东率第一团从龙 市出发,在沔(111丨如)渡下关一带消灭了挨户团,杀了敌团总戴同德、 劣绅王可其,打开积谷仓将谷子分给农民,然后沿沔渡、潘家、霍家、 王家渡、塘田、船形等地策应酃县暴动队伍到达中村;何长工、王佐 率第二营从大井出发,经荆竹山、青石岗、大院、黄挪潭、水口策应酃 县南乡暴动队伍到达中村。

按照毛泽东的部署,袁文才率工农革命军第二团第一营从茅坪 出发,经酃县的十都、石洲、坂溪、水口策应酃县东乡暴动队伍到达 中村。这次出征湘南,对袁文才及其部队来说,也算是第一次长途远 征。宁冈虽与酃县茶陵相邻,县城之间相隔不过几十公里,但毕竟地 处两省,出于客籍文化之缘故,相互间有交往但并不很多。至于湘南 的其余各县,袁文才更是陌生。所以,这次走出家乡出击湘南,袁文 才及其部队的参战情绪非常髙涨,他们决心出色地完成这次出征任 务,表现这支部队的坚强战斗力,以优异的战绩来回报毛泽东对这支刚升编部队的关爱和器重。

在袁文才率部出征的当天,部队在酃县的十都就遭遇到当地反 动民团何其朗的围攻。何其朗依仗着地形熟悉和拥有的四十余支枪 的武装,对袁文才部队展开猛烈的攻势。袁文才不顾长途行军的疲 劳,指挥部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猛烈的火力还击敌人,一阵激战 之后,何其朗的民团除丢下几具尸体外,全部躲进了深山老林。

三月十七日,当毛泽东率部进驻船形,袁文才与何长工、王佐率 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合于水口,在水口围攻了大土豪劣绅李资的庄 园,夺取了李资的所有枪支。次日,袁文才率领的第二团与毛泽东率 领的第一团同时到达中村,中村成为各路工农革命军和酃县各地暴 动队的集结点。

中村位于湘赣边陲的酃县南部、洙(1111)水上游,距离县城九十 余里,与资兴、桂东接壤,属井冈山西麓,四面环山,地势险要。

工农革命军和酃县暴动队集结中村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 在此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一是进行政治教育。毛泽东亲自给部队上政治课长达一星期之 久,他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特点和前途, 讲述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意义及其影响,对部队 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

二是帮助酃县建立地方党组织和武装力量。毛泽东在中村周南 学校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委和酃县特别区委联席会 议组建了中共酃县县委,成立了鄭县赤卫大队和共青团酃县委员 会,还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中村区工农兵政府,并成立了中共中村区委。

三是深入发动群众。召开了三千多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努 苦大会,穷苦农民上台控诉了土豪劣绅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罪恶,并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当场处决了两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

四是发动和领导土地革命。在深人乡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 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这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最早的土地革命试点, 它狠狠地打击了豪绅阶级和封建势力,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

有制,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它为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 赣边界普遍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经验,亦为后来的《井冈山土地法》 《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在中村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对袁文才的触动特别大,他耳闻 目睹人民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到蕴藏在他们中间的巨大革 命力量,从而使他看到:革命要成功不能单靠军事力量,发动、组织、 依靠群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通过聆听毛委员的讲课,他 深感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政治远见,他对“革命”所包含的内 容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的内心里,更加增强了对毛泽 东的信服和崇敬之情。

正当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中村深人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革 命活动之际,三月底的一天,毛泽东偶然从敌人的报纸上发现湘南 起义失败的消息,于是,立即决定兵分两路进行救援:毛泽东率领第 一团为左翼,楔入桂东、汝城之间;袁文才与何长工、王佐率领第二团向彭公庙、资兴方向开进。

原来,宜章暴动的胜利,震撼了湘南和粤北的反动统治。蒋介石慌了手脚,急忙调遣许克祥带六个团的人马,由广东韶关直奔宜章, 妄图扑灭宜章暴动刚刚燃起的革命烈火。

提起许克祥,广大军民无不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就是这个刽子手发动了骇人听闻的“马日事变”,捕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一百多人。在夺取宜章县城之后,朱德、陈毅根据南昌起义以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为决不可釆取死打硬拼的方法同敌人拼消耗,而应该用 游击战和正规战结合的打法去战胜敌人。因而,率领部队秘密撤出 宜章城,隐蔽集结在宜章城西南的黄沙堡、笆篱堡、圣公坛一带山 里。一月三十一日,朱德、陈毅指挥工农革命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许克祥集结在岩泉圩的两个主力团打败。接着乘胜追击,直捣许克祥的司令部所在地坪石镇,很快就将敌人的六个团全部打垮,又 重新占领了宜章县城。

坪石大捷,轰动了整个湘南。紧接着湘南其他各县的工农群众, 在党的领导下纷纷举旗暴动,武装斗争的烈火迅速燃遍整个湘南大 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相继取得了郴州、资兴、永兴、耒阳起 义的胜利。在以上五县暴动成功的影响之下,起义的烈火,迅速在桂 阳、安仁、常宁、桂东、汝城、衡阳等县大部分地区,以及茶陵、攸县、酃县、临武、嘉禾等县的部分地区燃烧起来。

湘南暴动,震惊了湘、粤、赣三省敌人。蒋介石在惊慌之中急忙 调动七师之众开赴湘南。湘军李朝芳师与第二十一军向成杰部,由 耒阳进攻安仁;粤军范石生、胡凤璋两部,由桂东进攻酃县;赣军杨 池生、杨如轩两师在莲花、永新一带边境堵截;吴尚全军由攸县进攻茶陵;并加派第六军的第十八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张轸全部开往 攸县。对湘南进行南北夹攻。这样,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面临着强大的敌人,随时都有被敌人围剿,以 至各个击破的危险。

袁文才奉命率部直插资兴、耒阳等地,当部队进至资兴的滁口 时与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部和湘南农军第三师及 邓允庭师长率领的湘南起义的郴县农七师会合,这两支农军都是来 自资兴,永兴和耒阳一带的起义农民;接着,又与黄克诚率领的永兴农军在资兴会合。此刻,上述陈、邓、黄三支队伍正被范石生部紧追不放。缺乏军事训练的起义农民,根本抵挡不住国民党正规军的进 攻,敌我双方力量十分悬殊,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在这 危急关头,恰好袁文才率部及时赶到,立即组织强大火力,顽强阻击 尾追的敌人,同时,迅速组织部队转移。经过整整两天两夜的激战和 周旋,打垮敌军两个团,终于使部队甩掉了敌军的追击。

在资兴的彭公庙,陈毅、袁文才、杨福涛^等主持召开湘南特委 和军队负责人联席会议,袁文才在会上转达了毛泽东要求部队迅速 向井冈山转移的意见。随即,袁文才率领第二团与陈毅、黄克诚、邓 允庭率领的队伍从彭公庙出发,经酃县中村、水口、酃县县城来到沔 渡。在这里,袁文才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曾多次提到的朱德。朱德宽 阔的肩膀、健壮的身躯、方方的脸庞以及那双和善的眼睛,无不给袁 文才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月下旬,为做好迎接朱德部队的准备工作,袁文才率第二团 先期回到龙市。虽然离家将近两个月时间,但他顾不得回家和妻子 儿女团聚,立即召集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朱德部队到达 后的吃、住问题。数日间,就筹集军粮逾万斤,并日夜加班把谷子砻 成大米,以保障部队官兵一到就能吃上饭。

与此同时,毛泽东从中村分兵后,在桂东、汝城之间掩护朱、陈 部队向东转移;同时又派毛泽覃率特务连赴耒阳与朱德联系。

四月八日,毛泽东在汝城附近击溃胡凤璋一个连之后,经土桥、 田庄、南洞、水口,于四月中旬进入资兴龙溪洞,与萧克率领的宜章 独立营六百多人会合。在龙溪洞稍得休息后,独立营随毛泽东到酃 县水口,毛泽东命独立营向宁冈前进,毛泽东仍率部继续打后卫,掩 护朱、陈部转移。

四月下旬,毛泽东率部在酃县吕公坳、水口击溃当地挨户团,随 后又在酃县城西接龙桥击退尾追朱德部队的湘敌张敬兮团和攸茶 一个反动民团,掩护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顺利到达龙市。毛泽东率 领的部队完成掩护任务后,也顺利地回到了龙市。朱德、陈毅率领南

昌起义保留下来的这支部队,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冲破无数艰难 险阻,在毛泽东、袁文才率部接应下,终于在一九二八年四月下旬, 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龙市胜利会师。

在宁冈龙市的龙江书院,毛泽东与朱德第一次会面,这是一次 历史性的会见。从此,便开始了他们长时期亲密合作的生涯;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九二八年四月底,毛泽东、朱德在龙市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第四军委员会(即军委)。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兼任军委书记。袁文才被当选为红四军军委委员气开始直接参与红四军的领导工作。袁文才为深得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信任而高兴,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初夏的龙市,百花竞艳,万木葱茏,大地充满着勃勃生机,人间荡漾着欢声笑语。

五月四日,两万多军民汇集在龙市木桥边的沙洲上,隆重举行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大会。大会庄严宣布: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 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士兵委员会主任 (后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全军下辖十、十一和十二共 三个师,师下辖二十八至三十六共九个团。袁文才的工农革命军第

二团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袁文才任团 长,王佐任副团长,陈东日任党代表。袁文才为圆满完成这次掩护朱 德、陈毅转移到井冈山,促成两军大会师以及自己的这支部队能够 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主力团队而感到欣慰。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组织序列

(一九二八年五月)

团长:袁文才

副团长:王佐

党代表:陈东曰

第一营营长:袁文才(兼)

党代表:陈东曰(兼)

第二营营长:王佐(兼)

党代表:康健

—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规定“割 据区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 义”。为此,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简称红 四军,这是我军正式建立的第一支红军。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奠定了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孕育了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向无敌的人民军队。 正如粟裕在《激流归大海》一文中所说的:“井冈山会师,具有伟大的 历史意义,它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而且对尔后建立 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 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我的爷爷袁文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井冈山市开拓精神干部培训中心整理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