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我们的微信

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17379661974【邱主任】 0796-7165100
首页红色著作> 我的爷爷袁文才

1、青年才俊逼入绿林——家乡和身世

来源: 井冈山开拓思想培训中心 发表时间:2020/09/18 15:12:32

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间。这里丛林茂密, 苍松翠柏挺拔参天。它的东南面是雄伟壮丽的井冈山,是地处江 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最高的一座山峰,其最高点一 赵公亭,海拔一千八百八十二米。

马源坑向西北延伸便进人永新县地界。永新东邻吉安泰和,南 连宁冈井冈山,西接萍乡莲花,北靠安福宜春,是南北交通要隘、东 西来往重镇,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马源坑在祖先开居时并不叫马源坑,而是叫“发源坑”。因客家 话谐音的缘故,把“发源坑”叫成了“马源坑”,这种叫法一直沿用至 今。其实,马源坑只不过是从井冈山连绵的群山向西北逐步延伸下 来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深山沟。靠北面那座山的半山腰,有七八幢或 干打垒或茅草建造起来的坐北朝南的房屋和草棚。

在马源坑村口,有一块形状酷似棺材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棺 材石”。说起棺材石,还流传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早先,马源坑也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村里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尽 管他们终年日出而作、省吃俭用,祖祖辈辈仍然过着挨冻受饿的贫 穷日子。质朴的山里人最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之所以贫穷,是因 为没有读书人;没有读书人就出不了“官”,出不了“官”当然就发不 了财。于是,每当逢年过节,村里人便自觉自愿地带上供品,到附近 的象山庵朝神拜佛,求助菩萨保佑村里能出官发财。村民们的这份 虔诚心意,终于感动了观音菩萨,一夜之间,人们猛然发现村口的风 水树下“长”出了一块形似棺材的巨石,它寓意神灵护佑这里会出官 发财。

这则故事寄托着马源坑人的殷切期望和坚定信念:马源坑迟早 会出读书人,迟早会出大官,迟早会摆脱贫困富裕起来。

马源坑距茅坪有六华里路程,从马源坑到茅坪,要穿过茅坪河。

在河的上游有一个水潭,叫做龙目潭。它其实是由三个水潭组成,分 别被称为头潭、二潭和三潭。头潭最深,据说用三两丝线(过去用于 绣花的线)连接起来都还探不到底。由于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这里水 土保护极好,河水长年充溢,清澈见底。头潭上面的飞瀑,发出震耳 的轰鸣巨响,犹如熊在咆哮,龙在长吟,让人在数百米之外就能听 到;而瀑布所形成的水雾,又如同濛濛细雨,伴随着飞瀑卷起的气浪, 迅速向周围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之中扩散开去,令人发寒齿冷,毛骨 悚然;哪怕是在骄阳似火的盛夏酷暑,只要来到这里,便如同步人了 一个清凉的世界。

在19世纪末叶,马源坑仅仅居住着八户人家,人口不过五十, 全都是袁姓客籍人。据家谱记载,马源坑袁氏的祖籍是广东龙川,后 迁徙到江西大余,在清朝康熙末年(约公元一七二0年),又从大余 县移居到马源坑。从此就在这里开荒种地,修山垦林,繁衍生息。

一八九八年四月十二日寅时,我的爷爷袁文才就诞生在这里。

居住在马源坑村的这八户人家,系袁氏白眉公之后裔,自第十 四世祖世慈公开始来到马源坑开基立业,到袁文才这一辈已是第十 九世,历经一百八十余年。袁文才父亲袁昌坤,生于一八四三年五 月,卒于一九二二年二月,享年七十九岁。袁昌坤立心坦荡,和气蔼 然,春风雅度,族人称贤,在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袁昌坤一生娶 过三房妻子:先配张氏,续配赖氏,再娶曾氏。因身体原因,张氏三十 岁去世,赖氏也只活到四十八岁。袁文才系袁昌坤第三房妻子曾氏 所生。袁文才生母叫曾甲凤,生于一八五四年八月,卒于一九二五年 三月,比袁昌坤小十一岁,茅坪乡青岗(解放后属柏路乡)人。最初, 她嫁到茅坪马源新屋陇村,不幸中年丧夫,改嫁袁昌坤。据考,自十 四世到袁文才之前的十八世,居住在马源坑的袁氏家族祖祖辈辈都 以种田垦林为生,既没有出过读书人,也没有出过官,更没有财运亨通的商贾富豪。所以,世代均过着平淡且贫穷的生活。


本文来源《我的爷爷袁文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井冈山市开拓精神干部培训中心整理编辑发布。


上一篇: 2、风雨青少年 下一篇: